比它的前身“突火枪”要强得太多。王静辉看着最终定型的火枪,心中实在是感慨万千:“这东西是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不过现在放眼‘全球’,有能力装备火枪的也只有大宋有这个基础了,别人不要说是有钱,就算有钱哪里来的这种技术?!希望火枪加火炮的这种热兵器战争模式能够帮助大宋扛过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吧!不管大宋内部再怎么折腾,只要军队对外有强悍的战斗力,那也不过是低潮和**之间的区别,应该还不会的地步!”
有了更好的武器装备就应该大量应用,尤其是以收复燕云打败辽国为目标的皇帝赵顼,他更加不会坐视手中有着强力武器而不会去装备,况且按照原定计划,收复燕云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军队手中的新装备越强以后就越有把握,仅仅装备两千杆火枪是远不能满足他的需要的!
大宋军队全体换装的钱除了从朝廷自身财政上下功夫外,另外一个途径就是高价出售旧有装备——大宋对辽国的武器装备出口壁垒的缺口就是从这里打开的。王静辉也按照大宋的国家战略来详细制定了出口的限制——对磨古斯的武器装备出口要好于辽国的。毕竟辽国根基雄厚远不是现在磨古斯的势力所能够相提并论的,对磨古斯出售的火器可以用和大宋同样的火药配方制作的火器。
因为只有宋辽两国掌握了火药的制作技术,磨古斯既没有技术也没有原料,而且火器威力巨大但终究还是一次性消耗物品,磨古斯只有完全依赖大宋才可以供应其火器;对于辽国其火药生产能力实在是有限得很,大宋随便一个火药作坊拿出来都可以与辽国整个国家的火药生产水平相当,为了防止辽国仿造,所以大宋还是用旧配方来供应。
因为磨古斯军队的缘故,可以预见辽国日后在战场上肯定会越来越多地使用火器,而现在火药的生产原料最重要的产地硫球等都把持在大宋手中,就算大宋把火器单价开得很高,契丹人也不得不买。尽管大宋统治高层已经想到王静辉会在火器出售问题上狠狠地宰契丹人一刀,但是当王静辉拿出火器交易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