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群。包括现在的军务署,全部搬迁到官署区办公。”
“至于侯府,前院改造成纯粹的议事堂,除了主议事厅,两侧再布置两座偏厅。主议事厅更名为议事殿,仅用于每月的军政会议,平时都在偏厅议事。前院的办公室,全部搬迁到文华院。”
侯府格局的变更,其实质是侯府定位的变迁。建设官署区之后,侯府将由领地政务中心,悄悄地转变为最高权力中心。也就意味着,欧阳朔正式下放司一级的领地事务,只抓最高权力,统揽全局,不再过问具体事务。
欧阳朔正是有感对外事务开始增多,自己已经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处理领地具体而微的事务,方才借着文华院拥挤的契机,大刀阔斧地改造领地架构。
这次改造,不比之前成立某个司或者某个署那么清晰明朗,其影响力,却是胜过之前的任何一次政治架构的调整。
这种内在的深刻变革,范仲淹和田文镜肯定是揣摩得透,映柚和葛洪亮也应该有一些头绪。至于这些司长,那纯粹是为拥有独立的院落,不用在君侯眼皮子底下办公而庆幸。能够看出其中深意的,估计也就徐叔达和徐真常两人。
范仲淹和田文镜对视一眼,眼中的意味,不言而明。
欧阳朔也不去管下方众人的心思,接着说道:“随着领地事务越发繁重,需要本侯批阅的公函也是越来越多,仅靠书记官一人,独木难支。为此,本侯决定,设立书记室,专门负责处理公函文书。书记室主官授秘书郎,位同司长,由柏南浦担任,再招聘四至五名书记员,协助秘书郎处理公函。”
“谢君侯提拔!”柏南浦总算是出人头地,有了正式的职位。
借着调整书记室的契机,欧阳朔宣布建设司接替赵得旺的司长人选,他就是已经晋升为副司长的郝建成。
欧阳朔原本是打算请孙小月接任建设司长一职,可惜孙小月的兴趣爱好止步于建筑设计,对于担任行政职务没有任何的兴趣,欧阳朔只能作罢。
调整完领地架构,欧阳朔开始宣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