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也不过两年之数。现在山海城却要蛰伏半年以上,对欧阳朔而言,确实是一个比较难以下决心的抉择。
半年的时间,实在能产生太多的变数。
欧阳朔无法预料,山海城的底蕴,时候能够支撑半年以上的蛰伏期。
太公见此,却是没有言语,任由欧阳朔自行抉择。
“还请太公教我!”
欧阳朔一拜,想听听太公的具体见解,再做决定。
“领地之困局有二。”见此,太公终于为欧阳朔解惑,“其一,急剧扩张导致领地根基浅薄。其二,外敌环视,隐隐已有连横之势。”
欧阳朔点头,对这两点,他也有清晰的认知。
只是对于如何破局,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规划。
“攘外必先安内。”太公直言,“山海城要突出重围,首要一条便是夯实领地之根基。根基稳,则无所畏惧。可现状是什么?”
说到这里,太公的神情,首次变得严肃起来,道:“梧州、浔州、镇安三郡,受宗教荼毒甚深,一时半会儿难以缓过来,必须勤修德政,重新赢得民心。雷州、肇庆二郡,虽无大忧,却有小患,当以发展为先。”
“琼州一郡,看似繁华,实则集中于崖山城,对其他地域开发不足。廉州郡,乃领地之根基所在。一年以来,君侯忙于对外征战,却是疏于对根基之地的瞩目,百姓思慕君侯之恩,久矣。”
欧阳朔闻言,不觉汗颜。
原本,在木兰月和鲍叔牙先后赴任之后,对领地七郡之地,欧阳朔自我感觉还挺好的,觉得都走上了正轨。
没想到,经太公这么一点评,却是问题重重。
“再有一条,君侯霸业初成,且不说留下子嗣,就连正妻之位,都悬而未决。领地百姓,对此已有忧心之顾也。”太公接着提出另外一个问题。
“宋佳便是我选定的妻子,太公为何说悬而未决?”欧阳朔不解。
太公摇头,“既是君侯选定,当要昭告天下,让领地万民,与君侯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