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沮授三位谋士。三人之中,张良谋国,贾诩谋军,沮授则被定位为两人的助手,可谓相得益彰。
白起卸下的龙骧军统领一职,由西南战区河洛军统领,二品南中将军章邯接任。章邯卸下的河洛军统领,则由隋朝名将杨素接任。
龙骧军是王朝一等一的集团军,同样不能由新投将领接任,必须从现有边防军统领中挑选一位。
为了维持西南战区的稳定,欧阳朔圈定了章邯。
在一众边防军统领中,章邯本就是一等一的存在,又跟白起同出身秦国,更容易让龙骧军将士,不至于引发动荡。
至于接替章邯,出任河洛军统领的杨素,同样是一位不简单的人物。
杨素出身弘农杨氏,是跟闻喜裴氏并立存在的世家大族。北周时期,杨素任车骑将军,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与杨坚深相结纳。
隋朝建立后,杨素升御史大夫,以行军元帅身份率水军东下攻灭陈朝,以功拜荆州总管,此后又剿平匪患,大破突厥,封越国公。
杨广继位后,杨素又领兵讨平汉王杨谅叛乱,累官司徒,封楚国公。大名鼎鼎的“杨公宝库”,正是出于杨素之手。
此人可谓文武全才。
至此,非洲战区的调整才告一段落。
在部署完非洲战区之后,欧阳朔这才将目光转回国内。
放眼华夏,中原地区残存的四国联盟,已经不足以对大夏构成太大威胁,凭现有兵力部署,就足以应对。
欧阳朔所虑者,乃北面的蒙古帝国。
尤其是北疆都护府,作为抗击蒙古的第一线,诺大的疆域,仅凭北疆军跟瀛洲兵团,是不足以让人放心的。
随着大晋归附,此前隶属大晋的北海道,此番也顺势并入瀛洲行省。瀛洲兵团的两个军团,也只够应对该行省的本土防御罢了。
鉴于此,欧阳朔决定在北疆地区新增一个集团军——凤翔军,也是继贪狼军之后,新增的第二个正规野战集团军。
往后,凤翔军驻防辽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