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灵活高效。
每一种兵种都有优缺点,联合作战就是取长补短,将这种联合作战模式越往下沉,就越能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以往那种整个师团,乃至整个军团都是单一兵种的编制模式,在新兵种不断涌现的今天,显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战争需求,注定只能被淘汰。
当然,这无法一蹴而就。
兵种之间如何联合,如何搭配,如何指挥,如何解决后勤保障等现实问题,还要在此轮军改之后,由诸集团军在训练跟实战中不断探索。
一旦运作成熟,大夏军就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其二,将后勤保障下沉,极大地提升了军队的续航能力跟灵活性。
军改之前,师团一级配备的千人直属大队,以及军团一级配备的直属旅,其实就是经白起提议,配备的工兵、辎重兵以及医疗兵等辅助兵种。
师团往下,就没有单独的辅助兵种。
这在之前,大夏军习惯大军团作战,并没太大问题,可随着战争形势的演进,疆域、战场的扩大,要求旅,乃至营一级,都要有一定的独立作战能力。
如此,就必须将辅助兵种配备到位。
白起时期的军队重塑,还是在盖亚元年,距今已经过去六年时间。六年来,大夏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就该到了更新换代之时。
以大夏如今之底蕴,也有能力将各类辅助兵种,一一配备到位,在提升军队灵活性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军队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队一级往上的编制,更是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重塑。
一个营,下瞎六至十个队,300-500人。除战斗队外,一个营至少需要配备一个辎重队,再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火一级的炊事、医疗、侦查等辅助兵种。
营编制,也是大夏军基本战术分队。
同样,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分为步兵营(长枪兵营、刀盾兵营以及重剑兵营)、骑兵营、火枪手营、炮兵营、工兵营、侦查营以及辎重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