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派给了席希明等人。
这对席希明等人来说倒不是啥难题,他们即刻领命而去,并且很快就在驿馆里找到了那名亳州士子。
只可惜……
那亳州士子倒是很热情,把比赛的盛况说得天花乱坠,也把那一曲新曲形容得美不胜收,可关于三绝公子其人,他也只能翻来覆去地说:“据说这三绝公子,不仅词绝,曲绝,连字也绝。”
至于他是哪里人,年龄多大,真实姓名叫什么,亳州士子也是一问三不知。
这让席希明如何去跟王妃娘娘复命?
在打发走亳州士子后,一众会宁士子在驿馆房间内面面相觑。
能被德王妃邀请来为醉香楼助力,这些士子在会宁无一不是具备真才实学,尤其是在诗词领域小有建树的佼佼者,可现在,人还没到豫州,他们就被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三绝公子,以及一首《青玉案·魁首》给整懵了。
“希明兄,这三绝公子……果真把顾倾城和叶长青的风头都给抢尽了?”
有士子还难以置信地问道。
魏晋时曹丕在《典论·论文》曰:“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这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别看席希明等人在德王妃面前,把倾城兄几个字喊得很亲热,可一到私底下,就对他很不以为然,不以为然的原因就在于圈子二字,还有声名二字。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所谓的江南,是指包括会宁、扬州、苏州、余杭在内的一大片富饶之地及文化发达区域,因此江南第一才子的名声自然要比会宁第一才子的名声更响亮。
席希明被誉为会宁第一才子。
而顾倾城却是公认的江南第一才子。
就问席希明服不服?
肯定不服。
别说是他自己,就算是他同一圈子里的那些士子朋友,也都不肯替他服,否则的话,大家哪敢轻易接受德王妃的邀请,大老远前去豫州给醉香楼助力?
在他们看来,顾倾城之所以能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