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在抵达会宁的第二天一早就来接手了德意书局,并早已忙碌了起来时,他早已心生愧意。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郑经不仅接手了书局,还又一连折腾了好几件大事,否则的话,就更是愧疚了。
“那你来得正好,我先来让你见证一下奇迹。”
面对韭菜,郑经也不矫情,准备开始下刀子。
割韭菜要想长期都有得割,是得讲技巧的,最起码一点,不能割得韭菜心里不舒服。
正因为如此,郑经在借道家之手割富人韭菜时,并没有过于贪心,把利润的大头让给了道家。
而现在,他要割吴郡顾氏,则是准备先画饼。
这饼,就是他的新型印刷术,再加上精装版《三字经》。
在他又去了一趟铁匠铺,把定制的滚筒支架取回来之后,这新型印刷术,已经可以真正开始试机了。
很快,他把顾倾城带到了木匠房。
木匠房正一片忙碌之中。
费老头等两位雕版工,自然正忙于雕刻着精装版《三字经》刻板工作。
其实刻板还真是一件细致活,像费老头这样的熟练雕刻师,一天下来,就算加班加点,顶多也就刻个两百个字,不加班的话,一块三四百字的雕版,起码得刻上四到五天。
而现在,新东家的《三字经》,费老头自然是得加班加点的,因此近两天时间下来,极为重要的第一块板已经快雕刻完成。
而其他木匠,包括临时请回来的那两位,因为切字的工作因为车床还没做好已暂停,此时也正忙碌着别的活,其中两位在帮忙制版,另外一位则在细致地打磨着已做好的简易印刷机架子。
而小鲁一回来后,则立即也忙碌起来,开始完成滚筒的最后制作。
滚筒的辊芯,是用木头做的,他现在要做的,是把辊芯装到刚拿回来的铁质支架上,然后再给支架装上把手,给辊芯裹上用来沾油墨的厚棉布等。
单从形状上来说,郑经所设计的滚筒,跟他所熟悉的油印机的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