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并没有让他等多久。
很快,费老头在细细检查过已经雕好的第一块板之后,开始往简易印刷机预制的版槽里安装。
小鲁,也拎着两把已制作完成的滚筒走了过来。
而一名印刷工,则期待地把一罐昨天熬好,但用陶罐密封了的新型油墨递给了郑经。
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
所有的工匠都放下了手中的活,围到了郑经的身边。
这华夏书局成立后的第一印,自然还是得由郑经亲自来操刀。
这是要干什么?
不明所以的顾倾城一脸狐疑地站在了郑经身边,紧盯着那个看似有点稀奇简易印刷机。
而明白一点所以的徐玄机,则颇为期待地站在了郑经的另一边。
她已经知晓了简易印刷机的事。
也已经知晓了新型油墨的存在。
但并没有看过新型油墨的试印,也不知道,这新型印刷机,印起书来会不会快得像郑经所说的那么夸张。
真要是又快又好,那道家的道藏,是不是真的来这里印上一批了?
此时的她,还在纠结要不要回国师府,让师父帮登徒子给师伯写那封信。
郑经则没有犹豫,先拿了一个勺子,从陶罐里挖了一勺油墨,置入了简易印刷机上专门用来盛油墨的凹槽,紧接着,又拿起了一把滚筒,沾上油墨,反复在墨槽前方的斜坡上滚动了起来。
别看这滚筒是木制的,但滚动起来还蛮灵活的,一点都不卡。
而辊芯上所包裹的厚棉布,在吸墨方面也没有让郑经失望,一番滚动调整之后,油墨已均匀地分布到了棉布之上。
他立即伸长了手臂,让遍布油墨的滚筒在反置于板槽的雕版上滚了一个来回。
滚筒的宽度和雕版的刻字宽度基本同宽,并且在铁架的限位下,只需小心一点,并不会让滚动上的油墨刷到雕版之外。
完美的操作!
郑经臭不要脸地暗暗给自己点了个赞之后,示意负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