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局之内,郑经还在陪同着德王爷这位已在书局里赖上了大半天的赖皮客。
按道理来说,在两人协商好了办报事宜,郑经又招待了他一顿午餐之后,德王爷理应回府了,可德王爷偏不,非得缠着他,说要见识一下那不用刻板,顶多半天之内就能印书印报的活字印刷术。
这让郑经颇感无奈。
他忍不住心想,你好歹也是一王爷,怎么也弄得跟一气管炎怨夫似的,有家也不想回?
德王爷今天的表现,让他忍不住又想起了曾经的自己。
曾经的他,在春风得意时,因博学多才,就娶了一位同样才貌双全,在外企任职的娇妻,前期倒还好,到后来当他因言获罪,被贬为图书管理员后,就开始遭殃了。
博学多才往往伴随着思想独立甚至是强势,他的妻子就是那样的,当他顺风顺水时倒还好,可一旦他受挫,就各种怨言和指责都来了,结果弄得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家都不想回,就算是下班了,也还找借口继续呆在图书馆里煎熬。
理解理解,王爷也好,叫兽也罢,抛开身份的伪装,不都是男人吗?
一想到腹黑的德王妃确实也不是善茬,他即刻就对德王爷产生了同情心理,于是决定满足他的那一要求。
作为《华夏日报》的未来总编,他确实也有资格提前了解一番印报的可行性。
于是,他又带着几位工匠,在德王爷的虎视眈眈之下,正式开始了活字印刷术的首次尝试。
条件是已经成熟的。
之前所定制的铜模板,已经被取了回来。
经过工匠们加班加点的忙碌之后,不小大小不一的活字也已经被切割了出来。
他要做的,就是给铜模板上胶,然后往上面排活字,再进行试印。
胶也是现成的。
书本的装订,原本就用到大量的胶,而在这个时代,最为普遍的胶,就是松香,这在书局里也有存货,因此郑经需要做的,也就是配制出可重复使用的松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