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控制着升降器。
维持着自己的平衡。
精神进入高度集中的状态,每一个细胞都蓄势待发,片刻也不敢放松。
此刻已经到了降落前,最后的调整阶段了。
这段时间是决定能否安全落地最为重要的一环。
系统赠送给陆羽的伞包,是典型的翼形降落伞。
相比于圆形降落伞,翼形降落伞的操作会比较容易上手。
因为它的伞盖下方,会有专门的用于控制方向的装备。
实际上就是上升器牵引着一组伞绳与伞面两翼相连。
伞盖两侧是否受力均衡,是调整滑翔方向的关键所在。
如果想向左转,就牵动左侧的上升器,届时左侧伞翼会轻轻卷曲,导致左侧的阻力小于右侧。
久而久之,在重力的作用下,伞面自然而然就会向左侧加速并完成转向。
当然了,控制降落伞,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
还需要跳伞者将气流,风向以及地势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配合经验与专业技巧,才能游刃有余控制它的滑翔轨迹。
缺少任何一环都导致降落失败。
度过了最艰难的风雪带,一切终于步入正轨。
滑翔的过程中,陆羽根据风力和速度选定了一个还算良好的降落地点。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满足伞降的条件。
地势平坦,少见沟壑起伏。
不仅远离了高山、湖泊、岩石,树木也非常少见。
最大程度上避开了挂伞的危险。
不过,他与既定的位置,略有偏差,需要向左移十米左右才行。
想到这儿,陆羽立刻用左手,牵动起左侧的上升器。
下一秒,微微卷起伞面,在风速与重力的双重失压下,改变了行进的方向,朝着计划中的降落点飘去。
海拔已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
风速平稳。
风向恒定。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