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建筑,你把它们建在世界上十处地方,你就可能得到十个不一样的海拔数值。
就像库亚巴,如今国家正在这里修建信号塔高楼等各个设施,但处在平原的他,与处在巴西高原的修建的建筑是不一样的。
建筑都是100米,为什么有十个海拔值呢?因为选择的是海拔这个标准。十处地方海拔值不相同,导致建筑物的海拔值不一样了。”
“再以100米建筑为例。你建了十座建筑,经过建筑师最后精确测量,有的高了30厘米,有的低了20厘米,这两数值就是误差。”
杰西卡在黑板上写下“+30”。
“这两个数量哪来的呢?它们是从你要建的100米建筑派生出来。这个100就是理想中的数字,或者说目标。
而实际生活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没有实现理想状态,产生了误差。
归总起来一问话:讨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都要有一个前提条件,或者说标准,这个标准在数学上,称为原点,用“O”来表示。”
杰西卡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画了一条直线,又用红色粉笔着重点出一点,在这个红点下写了“O”。
“在这个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右边的点表示正数。这个大家理解吧?”
“理解。”
“好,我有一个问题问你:在刚才建筑物的题目里,这个建筑物高度是多少米的?”
“100米。”
“100米为什么变成了零?”
同学思考中。同学们思考中,无人举手回答。一会儿之后,有个东方面孔的孩子举手。
杰西卡老师往上抬抬手,示意站起来回答。
“应该是为了表达的方便,不考虑100这个数值,只把它定为原点,用零表示,然后只讨论误差问题。”
“很好,回答很准确。”杰西卡老师往下压压手,示意站着的两人坐下。
“我们现在这个零,不再是小学里那个零了,不再是没有了,它就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