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抬起头,诧异的看着秦翌,一脸复杂的看着秦翌感叹道:“秦翌小友好眼力,我的修为境界没有突破,只是武道意志突破了,竟然就被你如此轻易的给看出来了,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好的眼力,真是厉害啊。”
怪不得秦旭这么放心的让秦翌来处理自己的事呢,原来,秦翌已经这么厉害了,现在,周博远怀疑,就连闭关潜修后无论心智和实力都有所突破的自己,或许也不是秦翌的对手。
因为从小在秦旭身边长大,看过两次秦翌顿悟,武道意志突破的事,再加上秦翌的感知本来就非常敏锐,还在达到空之境的心神境界,对此秦翌的确比一般更加的敏感,更加的容易看出其中的变化来。
秦翌没有接话,右手随意的摆弄着石桌上的竹简,轻笑道:“只读《易》就突破了,周先生好生厉害。”
周博远深深的看了一眼秦翌,摇了摇头,解释道:“《易》虽然经典,不过也只是一卷书罢了,它只是一把钥匙,真正让我的武道意志突破的,还是先前的经历,还有安定下来后的反省和领悟。”
说到这里,周博远叹了口气道:“我也是直到那时,才明白,我应该如何施现我的志向。”
文武之道的一大特色,就是对武道意志的开发利用上,用“志向”取代了玄之又玄的武道意志,它的出现,让文武之道凝聚武道意志简单了很多,前期的进境也变得非常快,不过,缺点也非常明显,一旦到了先天境,志向的施展成为了制约武道意志的最大阻碍。
而突破到金丹境更需要志向得到进一步的施展。
但是,知易行难,志向虽然早已明确,但是如何实现却非常难,仅这点就困扰了无数的文武之道的武者,让无数武者困在了先天境圆满,不得寸进,只能看着似乎触手可及的金丹境,望洋兴叹。
当年的老师如此,当年的周博远,同样如此。
而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是无数文武之道的武者的缩影。
周博远想到先天境圆满之后,为了突破,自己所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