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秦翌,也敬佩非常。
“文武之道,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可以通过读书明志,凝聚武道意志。”
这点,秦翌以前是非常不能理解的。
若是武道意志这么简单的话,那么早就被发现了。
毕竟,虽然是武道世界,但是历史上也不乏读书特别好的人。
可是,在文武之道诞生之前,历史上可从未出现过因为读书好而凝聚出武道意志的人。
不过,真正的成就圣人之位后,秦翌才真切的感知到了圣人之威,才明白了其中的玄妙。
秦翌抬头看向代表文圣的书简模样的圣人法相。
“文武之道之所以可以做到读书明志,应该就是文圣以圣人法相确定道统,显化出的威能吧。”
秦翌突然想到了什么。
“法相,不会就是文圣通过对圣人法相的观察,命名的吧?”
还真有可能。
秦翌形容当时看到圣人法相,第一感觉就是圣人法相。
“不行,不行,法相被文圣用了,在这里容易产生歧意。”
要改名。
“既然不用‘法相’,那就用‘道果’吧。”
他们代表了一个个的道统,每个道统其实就相当于人道的大道。
人道的大道,与天道的三千大道相对应。
天上的圣人虚影显示的是已经发生的事的结果,就比如他的圣皇虚影中又多了朵白莲虚影,就是他将白莲纳入修炼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后的显化。
“‘道果’也不形象,‘道果’只显示出了结果,没有显示出其作为道统之基的作用。”
从文武之道以“读书明志凝聚武道意志”就可以看出,这种对人族的影响力有多强。
完全可以称之为“言行法随”。
只是这个“法”,对应的只是人族,只是修炼体系罢了。
“改为‘果位’好了。”
这个位字,体现的正是圣人位格的作用。
“若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