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以工代赈,让他们自己开拓城市,道路和农田。通过这个方法,让他们自救。下官的意思,是将豫章郡一分为二,以宜春、新淦、临汝为界限,以北为豫章郡,以南为庐陵郡,郡治可以设置在庐陵或雩都。”孙暠提议。
这本来是孙策安排的结果,不过话说回来,豫章郡也的确很大,太大了。
看了三个系统前任所有者的记忆后,孙暠也觉得,大汉的州郡范围还是大了点。
若一个郡下辖两到三个县,那么就算有太守想要造反,那么点地盘也成不了什么事。
反之,若是治下十多个县一起响应,哪怕每个县只出五百士卒,那也是五千人的军队。
再临时征召一批士卒,凑个两三万大军,已经能对地方造成很大的破坏。
于是他也想着,逐渐把大汉的州郡拆分一下。
现在还不能大范围那么做,小范围拆分一下问题不大,豫章郡分出个庐陵郡,问题真的不大。
甚至于,他觉得还能把会稽郡拆分,分出个福建郡来。
可惜会稽郡太蛮荒,以至于不好把人送过去,倒是可以在豫章郡这边下功夫。
“将豫章分成两半没问题,可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安置这七十万百姓!”刘繇提醒道。
“就是分割完毕,这个庐陵郡作为单独郡,郡治难道不需要加宽加固?本身豫章南部,就因为环境多山多林,又时常有山越作乱,所以人口并不多,七十万人,迁过去五十万人,最后二十万人由其他各郡消化一下,不就解决了?”孙暠回道。
“那安置期间的物资,当如何解决?”刘繇想了想,然后追问。
“丹阳郡有常平仓,去年收了不少粮食,供应五十万人,虽然还有些勉强,但还能咬牙坚持。只要百姓迅速抵达庐陵郡,然后开始建设。粮食不指望,但可以中一批菽或者苜蓿。”孙暠自然也有他的计较。
大豆可以肥田,苜蓿同样也可以。
苜蓿这玩意一般作为饲料,实则人也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