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阳也不为难胡先生,可以上,但不要把星海集团按照市盈率来计算,赚多少钱就是多少财富。
曝光太多财富,对沐阳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低调赚钱才是王道。
就比如说,沐阳个人财富达到一千亿元,但他实际有一千亿元净资产吗?
他没有这么多,目前可支配的就一百多亿。
不明白具体情况的网友,就会质疑他“沐阳都是首富了,为什么捐款那么少?”
截止目前为止,沐阳做慈善的钱还不够一亿元。
而捐款超过一亿元的慈善家也有不少,沐阳能想得起的就有十多位,比如玻璃大王、余年、黄论、牛跟生、陈光彪等。
在慈善这条路上,沐阳走得还不够远。
不说一年要捐十亿上百亿,捐的数额至少不能让人诟病。
在今年,沐阳要尽力做慈善,想办法把个人慈善基金的钱花出去,以星海集团今年的利润情况,捐一两亿元肯定不够,怎么也得五个亿。捐出去五个小目标,一点不影响星海集团运营。
捐再多也不是不行,那他明年怎么办。
转回话题。
沐阳为了更加清晰地定位自己,他把社会影响力分为几个层次。
大多数人对沐阳的认知,觉得他是个年青企业家;那些世界第一的发明专利,大多数人认为那是星海集团的成果,只是挂在沐阳身上而已。
除此之外,好像没有什么可以上台面的称号,什么天才、学霸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好处,只是前期为了出发明专利造人设而已。
地方z府对他的态度绝大部分是因为gdp,而不是完全取决于沐阳本人。
但如果具有了“学者气息”,大家从心理上更加认同沐阳这个人。
增加“学者气息”的方式,最快的办法就是取得世界性学术成果,世界学术权威机构赋予某个称号。
那么,沐阳可以直接弯道超车,直接绕过“院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