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子各个贤明。
但朕能保证,众多的皇子之中,必有贤明之人。
大华帝国储君选拔制度,不看他的出身,只看他的能力。
众位皇子之中,选拔贤才立为储君。
为储君着,必须要有子嗣。
大明朝正德帝、天启帝,这两位皇帝绝嗣,才会造成后续的风波。”
皇帝苏河知道,嫡长子的智商参差不齐。
这其中有很多人,不适合当皇帝。
皇帝是掌握一个国家最高权力的人,不是随便选一个人,就能合格。
皇室之中,肯定会有合格的人,因为可供选择的皇子太多。
内阁首相和大都督,他们都是全国选出来的顶尖人才。
皇帝的水平太差,根本无法平衡这两方势力。
仅以概率论来看,嫡长子只有一位,出现明君的概率很低。
皇子的人数极多,更容易从中选出合格的皇帝。
储君的人选,必须要有子嗣,这也是吸取大明的教训。
皇帝除了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为皇室开枝散叶。
无法繁衍后代的皇帝,肯定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
首相魏时鸣和大都督冯三秋,他们几乎同时出声。
“陛下圣明。”
大华王朝储君选拔制度几乎明朗。
所有皇子享受储君教育,等到他们长大,从中选取最优秀的皇子,确立为储君。
百官们对于这一项政策,大部分都能接受。
哪怕是嫡长子继承制,有能力的皇子,背后都会有大臣投资。
更何况现在这种制度,更适合他们投资自己看好的皇子。
只要能押中,那将会获得丰盛的利益。
………………………………
皇极殿外偷听内容的老太监,他们脸色大变。
今天最重要的情报已经听清楚。
大朝会进展这么久,也快到了下朝的时间,他们选择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