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崇光面带歉意的说道:“晋王,外臣做事有些磨叽了,我会尽量说框架性的条款。”
他道完歉之后,也琢磨出来做事的度。
他与这三国的君主,只需要定下框架,至于条约的细节,应该与和他同级别的官员商谈。
他们都处在同一级别,也不像现在这样,根本放不开手脚。
杜崇光与三位王爷,确立好四国建交的相关条款。
他们达成大部分共识,杜崇光这才说道:“三位王爷,我们四国之间可以有很多互补的地方。
我们辽国盛产很多矿产,特别是有着庞大的金矿。
辽王希望可以用黄金,采购你们这里的粮食。”
辽国地处非洲最南端,整体较为干旱缺水,农业不算太发达。
随着国民和奴隶的增多,现在粮食还能勉强供应,今后几年就必须外购粮食。
辽国解决粮食短缺的方法,其一是继续向北扩张国土,占据更多的耕地。
这个办法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但耗费的时间极长。
其二是外购粮食,之前的选择就是大华南洋,现在有距离更近的选择。
郑王王仲策听到这个消息,他非常的高兴。
他们来到金兰城,已经有一段时间。
移民开垦了大量的荒地,这些地的产量能预估出来。
郑国的粮食,今后肯定会堆满仓库。
他正愁怎么消耗多余的粮食,辽王就派使者采购粮食。
郑王王仲策开心的说道:“我们郑国没有问题,粮食丰收就会出售粮食。”
晋王李凤鸣掌握着尼罗河两岸富饶的土地,他也同意在粮食富余的情况下,向外出售粮食。
闽王张瑜亮没有说话,他未来的国土,大半都是沙漠。
只剩下尼罗河两岸的绿洲,产出的粮食肯定不够本国人吃。
他还需要向晋国和郑国购买粮食。
三位王爷与杜崇光交流的很顺畅,他们基本都达到了各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