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封狼居胥,今有我钟良饮马里海。
这一辈子,值了!”
………………………………
4342年(公元1645年),七月十九日。
第一骑兵师师长章万思带兵来到乌拉尔河东岸。
他看到乌拉尔和东岸,俄国军队安营扎寨据河而守。
岸边俄国军队的规模,至少有三万人。
章万思带兵一路追击俄军残兵,身边只有五千骑兵。
他可没有信心带着五千人,直接进攻防守严密的三万人营地。
三万人只是乌拉尔和东岸的人数,乌拉尔河西岸到处都是帐篷,根本不知道帐篷内有多少俄军?
章万思如果带队冲锋,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他们可是轻骑兵,又不是需要冲阵的重骑兵。
章万思从望远镜里,看到俄军已经布置好陷马坑、拒马等多种防御骑兵冲击营地的陷阱。
他分析之后,选择带兵后撤到三里之外,紧盯着俄军的动向。
章万思感慨道:“我军开战之前,还夸下海口,准备打到黑海边。
这是一个美好的想法,只是穿越高加索山区,这就不是骑兵的长处。
但我准备打到距离莫斯科更近一些的地方。
真没想到俄军反应这么迅速,已经在乌拉尔河沿岸,布置好了营地。”
章万思作为大华军队中亚地区的统帅。
他知道大华帝国皇家陆军,能打到乌拉尔河沿岸,已经是军队的极限。
现在第一骑兵师士兵们精力充沛,但因为长时间作战,体力已经不如之前。
最关键的一点,后勤补给线太过漫长。
大华帝国也需要清理和安抚中亚地区的土著部落。
要不然这些土著部落的利益受到侵犯后,配合俄军的行动,在前线军队后方闹腾。
这样也会导致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出现问题。
前线军队因为无法补给,导致全军覆灭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