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平庸,根本没有竞争力。
想要拥有竞争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当地有钱,能够推动大型的项目。
或是打好基础吸引更多的商人投资。
四川巡抚高之华当然想两条腿走路,这样才能走得更稳。
他知道只有提供,其他地方无法提供的东西,四川才有发展的机会。
四川只靠农业,永远发展不起来。
四川的农业,无法与交趾、缅甸相比,更不能比肩暹罗和印度。
上一任四川巡抚冯况选择押注丝绸类纺织业。
这个选择在当时来说,是毫无问题的选择。
但谁能想到,印度的养蚕业和纺织业,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发展。
印度总督傅修诚引进蚕种和桑种成功。
四川的养蚕业在印度廉价的生丝冲击下,显得摇摇欲坠。
最关键的一点,四川作为帝国西南的交通枢纽,他们可以通过铁路,方便的抵达印度地区。
这样四川及其附近的纺织业,纷纷选择印度的生丝。
前任巡抚本来是想养蚕业和纺织业相互促进发展,奠定四川工业的根基。
结果直接断了一条腿,导致纺织业发展也举步维艰,无法与外省相竞争。
高之华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他又想做出一番成绩。
他多次请教华夏大学的教授,才找到一条因地制宜的明路,那就是低廉的能源价格,吸引各大工厂的到来。
现在主流的发电方式只有两种,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
水力发电的成本极低,只是建造水电站投资巨大。
但建造水电站这种项目,都是由朝廷进行拨款。
水电站也不只有发电这一个功能,他还能作为一个大型水库,起到水力调节的作用。
四川巡抚高之华在任三年,全力发展水电站项目,各大水电站陆续投入使用,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果。
四川水电大规模投入,正好赶上朝廷遇到经济危机,要发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