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周钧开口道:“屈翁,我听你说,你祖上曾经是隋朝的大匠,而你自己,做这泥瓦活计也有好些年了?”
屈三翁:“修城建阁,小老儿不敢夸口,但寻常的泥瓦事作,那定是不在话下。”
周钧:“你们坐大车到灞川的途中,应该也看到了,在中间有一段路,因为年久失修,又逢了雨水,成了一滩泥泞,往来的确不便,你们可有办法修好?”
屈三翁先是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敢教小郎君知道,这修路法子也有不同。”
“最好的路材,乃是邢阳吴山产出的青石方板,精雕细琢,统一规格,铺将在路上,数十年不得损坏。”
“次一些的路材,就是定平的礊山石,纹理隽美……”
周钧打断屈三翁:“屈翁,用不着那么好的路材,那条路平往日里也没有多少人会走,只要往来车辆不会陷落就好。”
屈三翁沉吟片刻,说道:“那就是以小碎石或鹅卵石铺筑,中间再灌上土浆,上面撒入石灰和藁粉,也能成路。”
周钧问道:“倘若遇上雨水呢?”
屈三翁:“小雨还好,倘若是大雨。那土浆灰粉会冲开,石子也会散落。”
周钧有些头疼,朝屈三翁问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水泥?”
屈三翁一愣,接着摇了摇头。
用水泥铺路,既简单又方便。
周钧隐约记得,早在古罗马时期,水泥就被发明出来了。
但是,有个最大的问题。
那就是,周钧压根不知道水泥是怎么制作的。
就在周钧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看见画月在旁边偷偷笑着,那模样就像一只偷了鸡的小贼。
周钧朝她问道:“你笑什么?”
画月昂着头问道:“你刚刚说的水泥,是不是火泥?”
周钧:“火泥?”
画月:“缚达城的大清真寺里,就有古籍记载,当年罗马人用火泥在海边修建了灯塔,数百年未曾倒塌。”
周钧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