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见状,又立刻说道:“大老爷,既然您来了,我也不瞒着,这时候跟我们走,还能留一条性命,将来还能将功赎罪。但我看来,天威之下,大老爷又有什么罪过?这不是尽心尽职就能抗衡的事情。”
“你的意思是……”
“大老爷愿意带上谁就带上谁,子时之前,就是要离开的。”
“……”
虽然道人什么都没说,但知州却知道什么都说了。
……
“尔等听着,速速召集两班衙役及四城巡检,大巢州大祸临头,州外洪水将至,即刻率领百姓前往高地!”
久等不到知州,燕玄辛也顾不得那么多,直接在州府衙门内说了十万火急的险情。
一众文武都是惊了,可知道燕玄辛是魏昊的人之后,又是选择了相信,只因本地武官多有跟“龙骧军”将主徐望阙相识,文官则是有两个“五潮传胪”汪伏波的同年,虽然只是三甲的进士科贡士,远不如汪伏波,但汪伏波官声绝佳,在同年中也是以君子之风著称。
此二人,都对魏昊大加赞赏,所以尽管知州不在,文武佐官都是忙碌起来,立刻组织人手,开始率领百姓离开,就近寻找高地。
除此之外,又连忙派出人手前往城外组织舟船,同时快马通知郊外村落,即刻砍伐竹木搭建临时漂浮之物。
一时间,整个大巢州州城锣鼓喧天,叫喊声不绝于耳,有几个佐官都是赌上了乌纱帽,亲临一线组织百姓寻找可以漂浮的家当带上。
木箱木桶、衣柜床板、水缸大门,哪怕是晾衣杆,也是凑起来捆扎,能管得了一个两个人的就管上。
若是来不及离开前往高地,那么至少也不能被洪流卷走;倘若实在是被卷走,至少也要能浮出水面喘口气。
可以说,若非汪伏波、徐望阙往日书信中的大家称赞,决计是不敢相信魏昊所言。
明明是太阳天,却说什么深更半夜洪水便至。
这要是假的,一个惊扰地方的罪过,绝对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