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珠年已十八岁,已经定亲,未婚妻李氏是皇家书院的先生,预备明年成亲。
国子监被皇家改革,改为皇家书院,重新整顿之后,里面不再是勋贵子弟混日子的地方了,分为男学和女学,宫学被融入到其中了,自然以前国子监的学生也被筛选了一遍,考核没有过关的统统都被遣退了。
二太太年纪不小了,这一胎怀得比较艰难,整个人浮肿得不行,双腿堪比象腿,走起路来颤颤巍巍,让人不管从哪方面看见都觉得胆颤。
自从二太太怀孕之后,大房的人就避免和她在同一个场合,像贾琏他们远远看见行了礼就逃之夭夭,根本不会留下来,就怕二太太突然生产,到时候除了问题赖在他们身上。
此番请安也是如此,很快玄雅郡主就领着儿女走了,当然二房的人也没有久呆,贾史氏看王氏这肚子,真是怕得不行,很快就让丫鬟扶着王氏回西院了,她留下了大孙子大孙女说话。
贾元春和贾琏、刘琳同龄,但她是大年初一的生辰,理所当然是姐姐,现在也已经十三岁了。
贾史氏留下大孙女,是询问大孙女在皇家书院的学习情况如何?
在贾史氏心目中,女孩子最好的年华就在十四五岁,所以这两年一定要把婚事定下来,过了这两年就滞销了。
她倒是想让大孙女当皇妃,但太熙帝后宫已经许久没有进新人了,而太子还小,更没有机会,那么她就把目光放在了三位还未成年的皇叔身上,作为国公府嫡长孙女,她自信孙女完全匹配得上郡王之尊。
近来因为王氏怀孕之事,贾史氏不得不搁浅外出夫人外交的机会,她准备等王氏生产之后,就着力带着孙女参加各种宴会,尤其是几位太妃,相信她们的眼光和她一样好,定能发现孙女的长处。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去,转眼就是四月底,一个阳光普照的一天,二太太王氏生产了,虽然王氏力竭晕过去了,但平安诞下一子。
但最让贾史氏欣喜的是,小孙子嘴上含着一块宝玉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