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兵权安排妥当了。”
王金虎抽泣着,用力点头道:“仲明说得对!”
秦亮满脸悲痛,哽咽道:“犹记正月出城当日,外祖谆谆教诲、嘘寒问暖,声音如在耳畔;外祖慈爱之色、英武之相,尤在眼前。不料当时一别,竟成永别!我应该在送别时停留,与外祖多说几句话、多看他几眼阿。”
王金虎没有再说话,听到这里却又嚎啕大哭,越哭越凶。大概只有在面对父母之死时,王金虎这样满脸凶悍的八尺大汉、才能哭得像个孩子。
虽然秦亮的话说得更中听,但实际上没有言语、只顾哭的王金虎,感情才最真挚。
????????????????
也许除了写好祭文照着念的时候会不一样,通常一边哭一边诉说的人、多少都有表演的成分。毕竟说辞要分散注意力,需要思考拿捏词语。
不过这也怪不得秦亮。王凌与秦亮不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问题,本来相处的时间就不多。
王金虎与王凌则是亲生父子,只要平时能和睦相处,从一睁眼出生就把王凌当亲人,几十年下来、即便不是亲儿子,感情也不会浅。所以那些没相处好的父子,纵有诸般恨意,等父亲一死,往往也极可能会选择原谅。几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回忆实在太多,回忆加上时间的发酵往往又会走样美化。
而秦亮的悲伤相当有限,他最大的感受、只是暗叹不是时候!觉得外祖王彦云可以再熬个一年半载的。
秦亮甚至觉得,此时的王凌走得应该比较安详。相比之下,史上王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三族注定被灭的情形,为朝廷带兵打仗干了一辈子,结果啥也没留下还要死全镓,终是一场空,他在绝望中服毒自杀,可谓死不瞑目;如今则是年过古稀、死在自己家里,那不是好得多了?
活了近八十岁,死前位极人臣,儿孙满堂,不久之前还抢了别人的美妾;死后荣誉加身,无数人为之哭丧……外祖王彦云之死,秦亮觉得确实与悲哀没多少关系。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