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也受到了影响,竟莫名感觉有点沉闷。他翻看了一会奏书,干脆从椅子上站起来,对左侧筵席间的令君道:「我们到阅门楼上透透气罢。」
令君「嗯」地轻轻应了一声,放下手里的竹卷,跟着秦亮走出里屋。
两人从阅门西厅中的木梯,走上了阁楼。刚晴了几天,天空便出现了大量云层,太阳时阴时出,压低的云层、完全失去了秋高气爽的气象,看样子可能又要下雨!
秦亮挂着装饰用的佩剑、以及印绶,在南侧的栏杆后面慢慢踱着步子,转头眺望远处的风景。但无论多宏伟典雅的宫阙,经常看也会失去感觉,除了天气变化的明暗不同、全无变化。
这时令君的声音轻叹道:「看这宫墙环绕、望楼矗立,又有众多甲兵守卫,仿若堡垒、坚不可摧。但真正可保长久者,实为陛下。」
秦亮闻声转身道:「当年董卓若有卿今日之见识,怎会去困守郿坞?」
令君明亮的眼睛看了他一眼:「妾哪有什么见识,不过刚才忽然想起来,那天与阿父闲谈之言。」
秦亮笑了一下,站在原地,继续眺望南边的止车门、阊阖门重檐。
令君又轻轻说了一句:「君虽身在宫城,却心怀四海之志,姑最喜看陛下这样的气度姿态。」
秦亮转过头时,果见令君正在看着自己,两人顿时对视了一眼。平日里、常是秦亮欣赏令君做琐事的姿态动作,今日二人在楼上,倒反过来了。他便随口回应了一声:「是吗?」
令君道:「姑应该是最了解陛下的,她提及陛下的一些话,妾也觉得很有道理。」
秦亮想起之前,自己与郭太后私下里说了什么话、令君都能猜到,于是笑道:「我们三人之间,究竟谁最了解谁呢?」
二人便在此地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谈,有时候没有说话、秦亮便只是看着外面的宫阙楼台。不过他对这里的景象,早已熟悉不过。眺望远方,此地之南、应该是荆州江陵方向;而东吴建业是东南方,他要观望司马门那边。
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