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那么多战船总有用处。」
实际上孙峻也吃不准晋国的动向。按理秦亮刚受禅称帝,不该急于对外用兵,但秦亮那种凶狠的疯子一向不循常理,会怎么做、还真的说不好!
况且孙峻虽然心黑手辣、屠戮诸葛恪全族,但私下里孙峻对诸葛恪、并没有鄙视或厌恨之心,甚至以前两人的私交还不错。诸葛恪在羡溪大战中落败,却也曾在平定山越、东关之战等大战中颇有建树。此人好大喜功不拘小节,不过在军国全局上的见识、孙峻也是认可的!
然而事到如今,孙峻不能再当众肯定诸葛恪,更不能在明面上对晋军示弱,谨防吴国国内这帮人里、出现投降的言论!在这一点上,孙峻着实认同司马师的建议,司马师就说过汉国的谯周那些人、其心可诛!..
于是孙峻终于开口道:「诸葛恪就是中计了!兴许蜀地真的在建造战船,但刨下来的木屑可以做烧柴,不是一定要往江里扔。他们那么做,便是想恐吓诸葛恪,逼迫诸葛恪议和、并做出投敌之事。」
见众人没有反驳,孙峻接着道:「车骑将军所言不差,我们正应准备厉兵秣马、不可掉以轻心。但也绝不能畏敌如虎,像诸葛恪一般心怀投降之志!」
吕据当即慷慨表态道:「吾等做了数十年吴臣,岂愿屈膝投降于篡位之人?」
孙峻投去了赞赏的眼神,他回顾左右,随即又缓下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北面不管是魏、还是晋,不过都是同一批人。过了这么多年,中原那些人、与我们早已不是一路人,一旦吴国这个朝廷不复存在,大家都没有好下场的。」
刚刚还慷慨陈词的吕据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其他人也好似在想象
、若是做了晋臣究竟是什么下场?
孙峻还是能洞察人心的,见状并未强迫要求什么,反而语气更加轻缓、仿佛是好友聚会时的交谈,循序善誘地说道:「诸位可想想,那些粮食满仓的大族、富甲州郡的商贾,当年为何要自己出粮出钱出人支持朝廷、只为在朝中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