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更是热情,怎么就让人害怕了呢?
宋氏等了一会儿,呦呦终于抬起头来,“我想了个主意,不过恐怕太保险,你回去问问爹,让爹再帮你谋划谋划。”
“二姐的主意一定是好的。”宋氏眼睛亮亮的,一脸期待地看向呦呦。
呦呦被她的话给逗笑了,“没有那么夸张。你也知道,家里的仆人不多,基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护院被我安排出去帮忙维持秩序去了,就连去施粥的婆子们都要轮流,这样家里才不至于没有使唤的人。”
宋氏点头,她明白,像萧府这样才开府几年的人家,第一代哪有那么多用不上的下人,都是经年的时间才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家生子。
“我是想着,外头不是有难民?老弱妇孺用不上,一些青壮年还是能用的,站在施粥的地方随便喊两声,就能招到不少人,挑几个年轻力壮的,告诉他们给工钱,就每天管三顿饭,馒头窝头管够,一天一顿肉菜,肯定不少人来。”
“这个主意好,这个主意好。”宋氏一个劲儿地点头。
呦呦看着她这个样子,笑着拦了一下,“你先别觉得好,这个主意也是有风险的,外头那些难民是从哪儿来的都不知道,能不能管住也不知道,再有就是,请了外人来修葺,山庄上的人肯定有意见,到时候怎么协调,这些都要想好了。”
宋氏点头,这回她学聪明了,“我请爹来跟庄头讲,他们欺负我不怕我,总不敢欺负爹吧?”
呦呦笑着点头,“对了,就是这样,有时候扯虎皮拉大旗也是必要的,不要什么都自己担着,不是还有怀瑾?”
宋氏也笑起来,呦呦的话算是说到她的心底去了,“我以前就可要强了,哥哥一天写两篇大字,我就要写三篇,现在想想,太要强了,没人心疼。”话里竟是有些唏嘘的意味。
呦呦不明白宋氏怎么突然跟她说起心里话来了,没有顺着她的话说下去,只是感慨,“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我们家这两个也是,小的特别会撒娇,免不了多疼了几分,好在和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