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宵决定剽窃陆游的乙卯重五。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写好之后,王宵拿起镇纸,将试卷压起,以防被夜风吹散,然后吹熄灯火,拉开薄被,上榻入睡,此时,很多考棚亮着灯。
“嗯?”
知府胡长清巡视过来,留意到了王宵。
考场气氛紧张,养好精神很重要,但多数学子辗转反侧,床榻不时嘎吱作响,此子却酣睡如斯,真不知是胸有成竹,还是破罐子破摔。
好奇之下,胡长清再缓步接近,就着月色,可以勉强看清压在最上一页的试贴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好!’
胡长清暗道了声好,第一句,就有生动的画面感扑面而来,再往下看,不自禁的默默念诵,越念越是趣味无穷。
更难得的是,此诗不带有任何颓废缅怀,以及针贬讽刺,生动的还原了端午节那天,一日辛劳之后,心里的喜悦。
可谓平淡中见真趣。
“嗯~~”
胡长清暗暗点头,不过他喜怒不形于色,只深深看了眼卧在榻上的王宵,便悄然离去。
不觉中,天色渐渐亮了。
王宵也起了床,去后面,把积蓄了一夜的大尿排出,待得吏员送上早饭,草草吃了,立刻开写。
有了思路,自然落笔如飞,约摸一个时辰过后,三篇策论写完,仔细检查了有无别字与犯忌,才腾抄在试卷上。
“交卷!”
王宵举手。
考生们都还在埋头写文,有的脸色苍白,有的神情焦躁,还有双目无神,咬着笔杆,隔一会儿才写一小段,分明是在憋字。
有吏员上来,当场把试卷糊名,连同稿纸一并装入考袋,才道:“可以出去了。”
“有劳!”
王宵拱了拱手,提步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