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闲裕亲自送铭铭去了夫子那里,看见扭头跟自己说再见,在回家的路上也在想以后的事。
总不能因为有一个二哥和二嫂在,自己的日子就放在那里不过了。
像现在这样,老太太给铭铭吃一个鸡蛋,二嫂都要在旁边盯着半晌,非要辩一下这个鸡蛋要比她儿子的大上一些。
这种日子,闲裕真有些过不下去。
他捡的柴火,他挑的水,二嫂还能在旁边继续说,责怪他用了锅。
铭铭在回了学堂里后,学习比起之前还要更加用功刻苦些,虽然吴夫子一起教导的还有其他孩童。
那其中比铭铭年纪更大一些也更早入学的都有,可在成绩上,就吴夫子来看,却压根儿就比不上铭铭。
吴夫子当年也是上过金銮殿的,当初他们那一届状元的答案,如今他还牢牢记在心底。
那个状元在年纪大了后,也辞官归乡了,据说现在跟他一样也在教着学生。
当初自己科举的时候没有考过人家,吴夫子输的心服口服,如今多多少少还惦记着,说不准自己的学生比较能耐,就把他教的学生给比了下去。
铭铭自己倒是没有想到,他夫子居然还想了那么多,他一心只想着自己要好好念书。
等到以后,他不想让奶奶整日为了那些事情烦心,也不想让自己爹爹下地辛苦。
他要去买一个特别大的宅子,让爷爷奶奶还有爹爹住在一起。
另外一边的闲裕,在老太太和老爷子的眼中就是彻底转了性,之前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人在旁边盯着。
一不留神就开始偷奸耍滑,动不动还能找出各种借口来。
老大倒还好,当初在闲裕出生的时候,刚好地里收成好,闲裕也算是被老大一起带大的,他性格憨厚老实,吃亏什么的也不在乎。
他的妻子倒是偶尔看不惯他那副傻子模样,顶多就是骂上两句。
就是老二家的,整天在那里惹是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