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安元寿亲手递给李治。
这位昭武九姓的粟特裔大将,一直无法晋升三品,还是因为功劳不太够,苦劳是足够了。
如今李治重立内卫,定安元寿为阁领之一,表达出了充分的信任和期待。
借着这次凉州风波,武威安氏恐怕对大唐要更加忠心,安元寿估计也想冲一冲三品。
果不其然,安神感就兴奋的道:“阿耶昔日带兵平息贺鲁反叛,小试牛刀,今蕃贼寇边,正是大展身手之时!”
王孝杰在后面也摩拳擦掌,豪气干云的道:“是极是极,建功立业,就在今朝!”
李彦看看两人,心中有些无奈。
安神感也就罢了,毕竟是禁卫出身,养尊处优惯了,不知凶险。
王孝杰不会以为赢了勃伦赞刃一次,就狂起来了,视吐蕃如无物吧?
历史上正常发展下去,你会被吐蕃活捉,若不是长得像松赞干布的孙子,如今赞普的老爸,就被嚓咔砍掉了啊!
实际上,吐蕃这个国家的巅峰期并不长,能称为战神的大将更是只有钦陵一位,钦陵死后,就开始和大唐比烂。
但好巧不巧,就是这短短三十多年的巅峰期,给他们碰上了。
难不成要像原历史那样,等钦陵连战连胜,吐蕃国内对这位大论的忌惮达到极致,施以反间计?
那种计策之所以奏效,与其说是计谋高明,还不如讲大唐已经输得够多够惨,让钦陵的威望达到巅峰。
再加上钦陵本人的政治手腕,远逊于军事才能,才会被自己人干掉。
噶尔家族一夜之间跌落神坛,钦陵的弟弟和儿子被迫投奔大唐,反过来为大唐守卫边州,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进入皇城,带着王孝杰往兵部而去的时候,李彦就在默默考虑:
“内卫五位阁领,如今已定下了丘英、裴行俭、安元寿三人,还有两位四品官员会被调任,亦或者由五品提拔上去?”
“接下来朝中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