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位接下的科举已经注定,显然是没考上,才会弃文从武,是落草为寇,后入梁山泊,管钱粮支出和纳入,名气不大,原剧情里结局倒也相对不错,辞官回家为民了。
李彦念头转了转,并未说什么,送走了蒋氏兄弟,又针法为两位病人缓解了病痛,轮到了丘仵作。
丘仵作到面前,就正色行礼:“下丘寿,忝为开封府孔目,平日里也做些仵作之事,见过林公子。”
说罢,丘仵作一眨不眨地看着李彦。
孔目虽是吏胥,实权却不小,掌管刑狱,仵作就惹人嫌弃了,丘仵作所为颇有几分离经叛道,也就公孙昭不仅能得下他,还对之另眼相看,成为好友。
此为了公孙昭争帮手,丘仵作既不能隐瞒身份,自我介绍又不有些紧张。
令他惊喜的是,李彦不仅没有嫌弃,反倒真心实意地道:“就我个人所感,仵作是帮死者说话的职业,丘孔目能不惧脏污,行此职责,令我佩服。”
丘仵作有些动:“仵作之职卑贱,却意义不凡,这正是公孙判官所想,没想到林公子也有这般感慨,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李彦笑道:“不敢当,我只是想到了一些值得敬佩的人。”
提到宋朝的仵作,他就忍不住想到宋慈。
古代最有名的三大神探,包拯、狄仁杰、宋慈,包拯是铁面无私,而非断案如神,其实没有任何的断案高明记;狄仁杰的记则是著名的岁断大理寺滞狱一万七,但是逻辑上的分析,并不是深入到基层,因为大理寺是汇总全国上下的案件;最擅长于一线断案的,则是写下《洗冤集》,并且是名副其实大宋提刑官的宋慈。
《洗冤集》真的厉害,虽然不了有着代局性,所言不能都对,但相较于这个年代,简直是神了,不仅强化了法医学的专业强度,将昆虫学的一些知识融入其中,影响了后世不知少人。
而真实的宋慈文武双全,师公是朱熹,三十二岁考中进士,因父去世服丧了近十年,年过四旬才入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