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就没有办法拿此事再做文章,这办法真损,是谁想出来的,当不为人子。
可没有办法,这些人只能挨个写下了自愿捐款书,脸上还要保持尴尬的笑容,强颜欢笑的样子看的刘备一阵发笑。
听到卢植的保证,他们总算是把自己的心放了下来。
“诸位吾随众人一起前往庐江,领到钱粮后好发布募兵令。”卢植道。
这是一点不给他们耍赖的机会,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呀。
汉朝军制主要分为京师兵和地方部队,京师兵分为北军和南军
北军是汉军的精锐部队,长官是北军中候,其下是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北军士兵又称屯兵,过来支援的那一曲人马就是北军精锐。
南军为守卫皇宫的部队,长官为卫尉,其下主兵的有南宫卫士令、北宫卫士令、左右都侯等,另有宫掖门司马七人主管宫门守卫。南军士兵又称卫士。
地方部队,各郡由郡司马率领,郡司马一般分为正司马和副司马,边郡的边防军由长史率领,各王国由中尉率领,县和侯国由尉率领,边县另有障塞尉。
武帝开始,兼行募兵制。其后,四方有事,常募兵以备征伐。用募对象多数是农民、流民,少量是犯罪而持许免罪的官吏或百姓,以及被放免的奴隶。又有选募,即择取身体好、胆量大、技能优的勇敢士从军。有时征募不足,则发刑徒为兵。
从东汉开始,募兵成为主要集兵方式,征兵制亦未废止。募兵制盛行的结果是,国家以钱征集兵员,加重财政负担;
一批农民长期离开土地,影响农业生产,应募者对将领的人身依附关系加重,逐渐演变成私家部曲,造成地方势力膨胀,为军阀的形成提供了方便。
而卢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募兵。
钱粮充足的卢植开始了大批征兵,选择孔武有力之人参军,发放饷银,百姓围在募兵台前议论纷纷,不多时就有人报名参军,征兵三日,得精壮之士一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