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小店可以媲美的。
正在潘若水啧啧称奇的时候,赵有财来了。
“呵呵,贵客啊,贵客啊。有失远迎,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潘若水忙回身一看,只见一个四十多岁满脸红光的锦袍中年人在刘掌柜的带领下一边说着,一边从大门外走了进来。
王权连忙迎上去,作揖道:“哎呀,赵老爷一向安好?”
“好好好。嗯,这位就是从南洋来的潘公子?失敬失敬。”
“那里那里。赵老爷安好。”
当下众人一阵寒暄,宾主落座。
在潘若水一阵吹嘘之下,赵有财对潘若水的身分就确信不疑了。毕竟赵有财也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潘若水所讲的东西若不是在南洋长大是决不会知道得怎么清楚的。可怜他又怎么能料到潘若水是从电视上看来的呢?
闲话少说。潘若水很快就将来意讲清楚了:订一批价值在二十万两银子左右的瓷器,因为货船没准备好,所以先不提货,但要求能在一个月内的任何一天交货。先交五百两的订金,提货时再一次性将货款付清。
赵有财很爽快地答应了(因为是交款才提货,所以就一点也不担心)。
本来赵有财很大方地说不需要订金(对于二十万两的生意来说,五百两根本不算什么),但潘若水为了让赵有财更放心,坚持要给。并且还有意无意地透露出若不是手上带的现钱不足,是不会才交怎么点订金的。果然,赵有财听了这话就更加地放心了。
在双方写了契约,答应了赵有财晚上去太白楼(安庆城里的一家大酒楼)赴宴后,潘若水和王权又连忙去了下一家瓷器店。心想既然已经做了,何不做大一点。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容易多了……
当潘若水和王权第五次推掉宴请,从第六家瓷器店中走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于是,二人找了一间茶馆稍事休息,连店也没回便直奔太白楼而去。
太白楼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