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曾留《十训要》告诫子孙务必遵行。其四有曰,契丹为禽兽之国,风俗不同,言语亦异,衣冠制度,慎勿效焉。孤宁肯身死国亡,亦不会与禽兽为伍。”
“大王,臣所指的,并非是降于辽国。况且我高丽曾三败辽国,只怕辽军上下对我高丽极为怨恨。即便有人降辽,恐亦落得惨淡收场。臣请大王修书,派人跨海送于宋国汴梁,请宋国官家出兵,以行围魏救赵之事,解我高丽之危。”皇甫俞义接着道:“我高丽向奉中原为正朔,虽因辽国阻隔,但仍屡次朝贡。而且大王祖上合族,亦从中原迁来。后唐明宗,便曾下旨谓太祖‘卿长淮茂族,涨海雄藩’。自宋一统中原,宋太宗与我高丽国书,亦曾谓我朝成宗‘贤臣,永茂长淮之族。’由此可见,宋国上下,亦以大王及高丽为傲也。大王修书求援,卑言厚币以贡之。我高丽乃是宋国之血亲,无论如何,宋国都会想办法来救我高丽于水火。”
王亨不由得点头,眉头舒展了一些,“卿言颇有道理,面对辽国,我高丽确是独木难支。正如卿之所言,当向宋国求援。诸卿,不知谁愿蹈海于宋,为我高丽求得一线生机?”
“臣崔齐颜,愿往宋国一行。”朝臣之中,又站出来一个中年人。
此人乃是高丽尚书左仆射崔齐颜,只从官职来看,地位甚至还在皇甫俞义之上。
只是因为一些其他原因,为皇甫俞义架空。但是以他这个官职,出使宋国却也足见高丽之诚。
本来还有其他人想要争一争出使宋国的任务,但是看到发话话的是崔齐颜,便使得其他人都息了这个心思。
“崔卿愿远赴大宋,那是再好不过。”王亨不由喜道:“既然崔卿愿往,那么越快越好,辽人凶横兵锋极盛。若是崔卿去的晚了,恐我高丽将不存于世。”
崔齐颜急忙躬身道:“大王放心便是,开京城外的临津江上,每日里都有与大宋往来的商船。臣只须搭乘宋商的船只,不过数日便可抵达大宋。”
此事紧急,王亨哪里还顾得上君王的矜持,他急忙挥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