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的欧洲战场。就算在一战,有几次是出动上千门重炮的。甘末林躲在地底,上面枕着好几层木头,是整个防线上防御最坚固的工事,这里也是他的指挥所。只是现在地面上的轰隆声不绝于耳,伴随着无数的尘土被震落下来。
甘末林以为今天还会像之前的两次炮击一样,只不过场面大点。其他人也和甘末林的想法差不多,所有人都躲到工事里,外面根本没有人在。笑话,这么密集的炮火出去找死啊!
黑格和甘末林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可一点大意之心都不敢有了。早在第一次受到炮击自己不敢还击时,两人就已经做好准备了。在防地的最前沿,挖空了两个小山坡,里面用大量的木头固定,每个山坡露出了四个观察孔,战时可以架起重机枪,当碉堡使用。一旦中华军队开始真正的进攻,便会立即用电话通知部队,电话线每条都是埋在地里一米深处,而且一次性埋了不少当备用。
所有的战壕都用木头加固,没有水泥都是就地取材,也为了防止大火和避免敌人突然接近,这两天周围两公里的树木被全部砍伐,十几万的越南人都没有休息的时间。要是没有这些“兢兢业业”越南人,这样的防线最少要好几天才搞得起来,现在只要两天便完成了。
而且在战壕之前,还设立了不少的小部队防御战壕,以一个连或者一个排为主,建立单独的防御阵地。也算是一个预警,黑格很重视这样的小阵地,并没有让印度士兵上,而是由英法士兵担当。有过一战的经验,排兵布阵比此时的日本强多了。后世的日本也是边打边学习,美日的伤亡比例,从太平洋战争之初的十几比一,到了琉球时,已经变成了一比一。战争才是军队战斗力急速飞升的重要催化剂。
林桂斌的连队行进速度很快,最少在丛林行进的速度不算慢了。谅山地区没有大路,只有一条路通往中华边境,这条路不小也不大,坦克这样的重装备是无法通过,但是装甲车还是没有问题。只不过需要步兵开路,因为英法在上面设置了很多的障碍,单凭装甲车是无法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