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和陈绍一样雄心勃勃的还有一个人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北极熊红色政权的**者斯大林。和陈绍比起来,斯大林的野心更具有侵略性。
后世中,斯大林答应归还远东地区,当战争结束,这样的承诺变成了一句笑话。不管是沙俄时代,还是现在的红色时代,骨子里的那种侵略性并没有改变过。对领土的渴望,成为他们时刻都保持600万陆军的动力。不管是欧洲地区,还是中东以及亚洲,大片的土地一直都是他们渴望的目标。
中华与苏联有世界上最漫长的边境线。苏联面对中华的部分正是苏联最地广人稀、力量最薄弱、最无险可守的“柔软的腹部”。如果有“军事强国”从这个方向进攻苏联,就可能把苏联横着切开,大卸八块。
斯大林就曾今说过:“西伯利亚铁路一但被‘军事强国’切断,俄国就完了”
这并非杞人忧天。“军事强国”即便不进攻,只要沿着中苏边界驻军与苏联对峙,就足以产生足够的威慑,让苏联日夜精神紧张,防不胜防,不知道要部署多少兵力才敢放心。苏联向来把来自这个战略方向的军事威胁视为心腹之患,从不敢掉以轻心。特别是在中华军事力量崛起时,警惕之心更重。
后世中,1941年夏秋苏联在苏德战场那么吃紧,明斯克战役损兵41万,斯摩棱斯克战役损兵76万,基辅战役损兵70万,维亚兹马战役损兵66万,一线部队几乎打光了,预备队供不上了,莫斯科都快门户洞开了,苏联仍然不敢动用西伯利亚的驻军。
直到获得佐尔格的确切情报、得知日本将“南进”而不“北进”、不会威胁西伯利亚时,斯大林才敢把西伯利亚驻军西调,在“最后一分钟”赶到前线守住了莫斯科。
要知道,苏联早在1939年的哈勒欣河战役中就已经把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打了个落花流水,已经知道日军的综合战斗力比苏军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对苏联的威胁跟德军没法比。
即便如此,苏联对这个战略方向仍不敢掉以轻心,仍千方百计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