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伐快了很多。此时苏联也有能力去和德国对抗。
英法国在欧洲孤掌难鸣,国内经济不景气,其经济和资源的维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殖民地和美国的支援。工业能力也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严重下滑,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英国两成,法国估计一成半还差不多。
日本作为亚洲第二的国家,不过在世界上只能排到第七名。主要是因为国土面积小,资源短缺,无法发展大规模工业。现在的工业能力是中华的一成。
意大利的工业能力也很悲剧,不过有德国的支持,勉强能够待住世界第八的位置。工业生产能力是中华的0.8成。
而在陈绍手中,还有一份现在世界各国军工业的比例图。
1938年的统计,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中华占世界军工业生产的32%美国占世界军工业生产的28.8%,苏联占世界军工业生产的8%,德国占世界军工业生产的8%,英国占世界军工业生产的**%,法国占世界军工业生产的4.8%,日本占世界军工业生产的3.2%,意大利占世界军工业生产的2.6%,而这八个国家占了全世界军工业生产的93.8%,其他剩余部分是世界其他国家平摊。
这样以来看起来就简单得多了,就好像八个组织在互殴一样。中华这个组织有32人,美国有28人,苏德各有8人,这样依次排列下去。当然各组织之间每个人和每个人的能力都差不多。
就像后世二战一样,虽然这些数据和后世有差距,但差距不算很大。
后世中,波兰怎么样都榜上无名。就当它有一个人,然而苏德加起来有十六个,所以毫无幸免的可能,苏德不废力就决解了。
而那时候中华的实力也可以算是一个,日本欺负中国有一定本钱,但这个本钱不大,顶多是三打一。而且它的野心太大,没有把全部的力量都投入进来,一个在防着苏联。刚开始是两个打一个。后来日本又把一个人的矛头转向美国。真正只有一个人打中国,到最后就变成了一对一,所以中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