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展:44米,机长:38米,机高:13米,航程:大于8000千米(满油空载,运输物品时距离减半),实用升限:13000米,动力装置:涡扇发动机后期4台,前缘后掠角:24度,大载重量:45吨,最大起飞重量:180吨。
空投能力:全副武装一个伞兵连或者四辆伞兵战车。
转场投送能力:全副武装一个步兵营(没有重武器,并非伞降。)或者一辆主战坦克,以及任何不超过四十五吨的东西。
天空中,密密麻麻的机群,在一声命令下,打开了机身后方的大门,露出了大肚子里面的东西。
有的机身里面是准备伞降的伞兵,有的机身里面是轻便的伞兵战车。
“高度一千,坐标确认,可以跳伞。”
随着机组人员的喊话声,绿灯亮起,已经准备好的伞兵开始按照顺序一一跃出后门,降落伞的拉绳勾在飞机上,当他们跳出去身体蜷缩的时候,降落伞已经自动打开。
“装甲车,自动伞降装置启动,可以伞降。”
运载伞兵步兵战车的运输机中,传来机组人员的通报声。那些在机身中,最后一遍检查伞兵步兵战车降落伞装置的工作人员都走到机身两边。拉下自动伞降装置。
排在最后面的步兵战车直接滑了出去,和伞兵一样,车身上的降落伞第一时间自动打开。不过有一点和伞兵不一样,那就是步兵战车的降落伞,很大,并且是由四大四小八个小伞组成的。四个大伞在最高位置,大伞和装甲车之间就是四个小伞。总共八个降落伞组合在一起,兜住了这辆战斗全重达到十一吨的伞兵履带步兵战车。
然而事情还未结束,就在距离地面还有五十米的时候,降落伞上装有四个缓冲推进装置开始工作,喷出推进尾焰,抵消降落下来时的冲击力。并且车身下的履带,向上缩起,减缓落地时的冲击力。
伞兵履带步兵战车伞降的科技含量很高,中华很早就有这方面的研究,但直到现在,才有可以说得上稍微成熟的技术来实现。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