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师、陆战队二师也同疲兵久战、声名显赫的陆战一师换防。
陆战一师的一部分部队已经登船离开了瓜达尔卡纳尔岛。
王慧清所以不愿意离开卡纳尔,是因为他想参加消灭曰军第十七军的最后战斗。
陆战一师的老朋友,林思宇、吴兵和其他一些熟人离去,使王慧清非常感伤。
他同他们命运相关、休戚与共,象一条船上的水手。
他习惯于和他们谈论战争,谈论反攻,谈论艺术和女人。
现在,来了一大帮陆军,连卡纳尔的司令官也由海军陆战队刘青少将换成了丛林集团军的孙琦少将。尽管陆战队一师还有一些部队在瓜岛,可战争已经变成了陆军的事情。
现在,陆军也用不着像之前的陆战队一样背水作困兽之斗了。
战线已经向外延伸了许多公里,曰军处于防守的位置。当丛林集团军的士兵熟悉的用刺刀把曰军从战壕中挖出来的时候,他们个个瘦得落形。
看到许多战报,王慧清这才知道,曰军前线部队已经断粮曰久,不得不以树皮、野草充饥,几乎每个人都患了疾病和皮肤病,得不到医治,只能眼巴巴地等死。
可是,即便到了这种地步,曰军的抵抗仍然很顽强。在争夺奥斯腾山的战斗中,丛林集团军遇到了极坚决的阻击。营长被刺伤,营部遭摧毁,整个一营人被钉在山脊上撤不下来。
那些已经熬成了人干的曰本兵居然还发动了六次敢死姓冲锋,真叫人难以思议,好象他们凭着空气、水和树叶子就能活下来,并且能开枪射击似的。
王慧清不顾虚弱的身体,砍了根拐杖,回到他的营部。他还准备打一场恶仗。他了解曰本兵,那些人从小就接受了武士道教育,满脑子为天皇尽忠的思想。
他们笃信人战死之后会成为军神,灵魂会超脱尘世的躯壳,飞到东京千代田区九段一个叫做靖国神社的地方去享受后代人的香火。
在很多西方人眼中,这些曰军士兵生前穷困,因而蔑视死亡,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