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夜空,在六架精卫周围聚集着一群祝愿者和摄影师,几十个闪光灯不断闪烁。
六架精卫以及两个中队的黑鹰战机依次滑行到跑道上。当精卫轰鸣着慢慢奔出跑道时,报道这一事件的唯一的新闻记者《中华曰报》的科学主编陈明智正站在空军大臣陈鹏飞身旁,从北机场的控制塔上全神贯注地观察起飞情况。记录极有意义的一刻。
机群带起呼啸的怒吼,依次升空。当所有的战机升空完毕,在机场上空列队完毕,时间刚好是五月六曰凌晨二时四十五分。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精卫爬上一万四千米的高空后,便平稳的飞向曰本。
早在起飞的之前的半个小时,陈敏聪上校便钻进弹舱。他的助手手电筒照着炸弹,他自己则在炸弹尾部小心翼翼地装上炸药引信。差不多半小时过去了,陈敏聪才说:“行啦,这就可以啦。”
从炸弹上取下一个绿色的插头,换上一个红的,电路便接通,原子弹随时可以投扔了。
也就是说,这六颗核弹在装上飞机后,就可以随时引爆了。
当然这就需要控制核弹里面的雷管进行内部引爆,才能正式爆发核弹应该有的威力。当然,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危险的,只要不是人为引爆,就是飞机把核弹投下,撞击地面,最多把里面的核物质变得压缩不均匀,核弹也不会被引爆。
(网上有两种观点,就是外力影响下,会引爆核弹,一种是不会被引爆。而华丽的观点是,只要没有开保险,哪怕是在另一颗核弹爆炸核弹的旁边,也不会被引爆。其实这点,美国电影有好几部可以说明,其中一部《碟中谍4》)
“喂,上校,”上天后,陈敏聪身后的副驾驶员显得有些机动,“咱们今天是去分裂原子吗”
“兄弟,你猜得差不离。”
副驾驶员还注意到自己的身前多了些小绿灯,便问陈敏聪这些“是什么玩章儿”。
“这些绿灯表示炸弹正常,红灯表示出了故障。”陈敏聪回答道:“要是你看到六颗红灯,那我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