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但是杜鲁门就不同了。
毕竟不管是能量还是手腕,比起罗斯福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加上他是新上任,战争局势导致他的地位也是极不稳定。他根本无法去制衡被罗斯福压了很久的美国国会,自然是无可奈何。
作为罗斯福身边的智囊,马歇尔自然很了解这些。其实他也很不赞成战争继续进行下去,从中华在曰本投放原子弹的时候,他就明白,战争已经到了必须结束的时候。
以前原子弹在美国,只是一件理念中的武器,而中华已经正面了这种武器的威力,在美国还未拥有这种武器之前,美国根本无法和中华抗衡,战争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的胜算可言。既然没有胜算,那最好的结果,就是尽快结束战争,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三个月,最少还需要三个月的时间。真是一群异想天开的混蛋,美国会毁在他们手上。”杜鲁门忍不住咆哮了起来,“研制原子弹最少还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别说这三个月内美国还是否存在,就是德国也会比我们快研制出原子弹。到时候,还说什么借原子弹夺得一点谈判筹码,我们等着被灭国就好了。”
自从曼哈顿工程被破坏之后,美国还是坚持开始新的原子能工程,只不过已经慢了一大截。最乐观的估计,要想真正制造出原子弹,还需要最少三个月的时间。
本来这也算是一个不错消息,但从中华在曰本使用核武器,汉京宣言出来后,这个好消息对杜鲁门来说,就是噩梦。因为美国国会一致认为中华的条件太苛刻了,直接让美国当百年的奴隶,这是美国国会坚决无法忍受的。
而只要坚持三个月,美国也拥有核武器之后,便可以和中华展开一场有基础对立的谈判,不至于美国一点主动权都没有。多少让条件不会像现在这么苛刻。
美国国会出发点是很好,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美国能够坚持三个月吗
这是一个很主要的问题。
按照美国专家的预计,生产原子弹的速度不快,从中华先是投放几颗原子弹,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