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推开书房的房门,掌灯后,指着十余排堆满竹简的书架,沉声问道。
“啊,这么多书简!”李挚乍见堆满一屋子的书简,脑袋嗡地一下就大了,失声惊呼道。
的确,蔡邕这间紧挨着寝室的书房真的很大,满屋子全是书简。这些书简中,大部分是蔡邕这些年呕心沥血编写的汉史,另外一部分是他大半辈子搜集到的孤本书简,弥足珍贵。蔡邕其人,一辈子淡泊名利,不好奢华享受,却偏爱书简和上古先贤大作,几年前奉灵帝之命编写汉书。所以,他府上没有多少金银细软,但是书简却多达十几辆马车都装不下。
这些书简要是换做董卓还活着的时候,那自然没问题,多找些马车就拉走了。但今时不比往曰,单单是带个人出城都颇为棘手,岂能带这么多书简大张旗鼓地出城
惊讶之余,李挚恭声说道:“老大人,并非末将不愿带走这些书简,而是力有不逮,无能为力。老大人莫急,末将虽不能立即带走书简,却可以把它们收集到一起藏起来,待曰后收复长安之后,老大人再把它取出来便是。不知老大人府上可有地窖”
“也只能如此了。前院和后院都有地窖,老夫生平无所好,独爱舞文弄墨和美酒,所以府中地窖不少,而且修建时颇费心力,不成想此时还能派上用场。”蔡邕失望之余,颇感庆幸地说道。
说干就干。随即李挚从府邸上四处搜集到十几个大木箱子,原以为装书简很容易,一两个时辰就能完事。但随后他就后悔了,肠子都悔青了。
因为装书简时蔡邕不让李挚帮忙,全部由他一个人一卷卷地放进箱子里,轻拿轻放,视若珍宝。有时候他还得翻开看看,然后归类存放,而李挚则站在一旁给他掌灯。
看着蔡邕一卷一卷地把书简放进木箱,李挚心中焦虑万分。这也太慢了!照蔡邕这种速度慢慢拾掇下去,恐怕一夜也收拾不完。
但是,看着蔡邕那一丝不苟的样子和倔强固执的神情,李挚有心劝阻,却难以开口,只能默默地给他掌灯,希望他的速度能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