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略目的。然而大胜之余却在另一个战场失去先机,从而陷入被动,只能是见招拆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是挡不住,被盟军突破关隘,攻入西凉腹地长安,那李利及西凉军的处境十分堪忧。
自古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一日防贼尚可,千日防贼必失。
西凉军在明,盟军在暗,这跟防贼没什么两样。
始终处于被动之中的西凉军,若想万无一失,除了固守城池,别无良策。纵然西凉军有着十余万战骑,若能逮住一路诸侯穷追猛打,自然是胜券在握;但是,若是正面对抗数十万盟军,那西凉战骑的处境就危险了。即使打赢了盟军,西凉战骑的伤亡也必将十分惨重。等到西凉军元气大伤之后,盟军虽然也损失惨重,但这些损失却是各路诸侯平摊下来。如此一来,中原诸侯的实力虽然有所下降,却不至于伤筋动骨,可西凉军就不一样了。
这就好比群殴打架一样,西凉军是孤军奋战,而盟军则是联手对敌。即使李利能在袁绍、曹操、吕布等人身上各打一拳,然而曹操、袁绍、吕布等人挥出的拳头全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他一拳打不死别人,但别人群涌而上乱拳出击,全都打在他身上,其结果可想而知。
联盟的目的是什么,绝对不是分享胜利果实,而是为了分摊风险。
袁绍出钱出力联络各路诸侯会盟,绝对不是仅仅为了一雪前耻那么简单,而是另有图谋。因为袁绍不是傻子,也不是愣头青,更不是冤大头。盟军若能打败西凉军,固然可喜,那时袁绍将占据最大的一块胜利果实;如果盟军败了,袁绍也不吃亏,因为中原诸侯的实力大幅度削弱之后。他依旧是中原各镇之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而西凉军即使能够打败盟军,也必然损失惨重,如此一来削弱西凉军实力的目的还是实现了。
相对而言,冀州拥有五百多万人口,即使损失十几万兵马也不要紧,只需一两年时间,袁绍就能恢复如初。而其他诸侯重创之下却很难迅速恢复过来。尤其是曹操、吕布和张扬等人,兖州早就被战火烧得一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