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此引申开来,不难想象,在北魏境内一定也有科举诏令,而且遍及曹操治下的三州之地。『≤,
毕竟,西晋诏令都能投放到长江之上,魏国境内岂能幸免?
说到这里,刘表由衷感叹道:“真是大手笔啊!西晋刚刚立国,李文昌再度抛出具有颠覆性的举措,一举改变出仕制度,企图颠覆我刘氏基业之根本,此乃釜底抽薪之计。平心而论,此举堪称开天辟地之举,气吞山河,胆识惊人,后生可畏啊!”刘表轻易不夸人,尤其是登基称帝之后更是很少夸赞别人,像现在这样对敌人赞不绝口的情形绝对是破天荒的头一回。
显而易见,此次西晋全面推行科举取士的举措深深触动了刘表的心弦,令他大感震惊之余不免心生感慨,遂有感而发,唏嘘感叹不已。
只是这种感慨未必是好事。刘表已经临近七十岁高龄了,一生经历过无数次大风大浪,心智早已锤炼的无比坚实且沉稳,遇事不惊,处事从容,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大发感慨,没有什么人能让他感到敬畏。是以他此刻的唏嘘感叹颇为耐人寻味,透露出高深莫测的深意,令人心中恻然,不禁遐想。
感慨越多,就意味着对他的触动越大,触动越大就一定会做出反应,就会采取相应的行动加以遏制。或者说,坚决抵制。因为打击敌人就等于壮大自己,只有让敌人不痛快,自己才能痛快。
偏殿中在座的众人都不是庸者。而且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已跟随刘表多年,唯一资历尚浅的就是军师庞统庞士元。此刻。就连庞统都能清晰感觉到刘表的感叹声中带着丝丝寒意,半睁半闭的深邃眸子中透着凛冽的杀气。其他人自然也能深刻领悟刘表话语中透露的深意。
稍稍思量之下,他们就不难想到刘表由衷感叹之后的潜台词应该是:“后生可畏,当早除之;西晋不灭,我心难安;李利不死,汉室必亡!”
一念至此,庞统心中大定,说是暗自窃喜亦不为过。原本他还在思考如何说服刘表出兵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