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容易,小学文化很好教的。」
其实这只是陈山河一个粗略的想法,但已经宏大到把师长给震惊到了。
「书本,总部会报陕北,让人来陪你一起编撰课本。
但是书本的印刷……」
师长就是师长,很快就拿了主意。
因为这不是坏事,而是天大的好事。
既然陈山河想搞,那就说明他已经准备好了。
那就让他搞。
不过搞教育花费可很大。
光是书本的印刷,就很费事儿。
陈山河一摆手:「印刷书籍的机器,我搞!
所有书本笔墨和练字的本子,甚至纸张我都能搞。
教材你们定,但是我也要提意见。
因为,我准备把这些小学毕业的人,先搞成工业储备力量。
当然有机会我还要搞中学,但是不能好高骛远,先把小学给搞起来再说。
到时候有条件把中学搞起来了,可以让这些有小学文化的人去考中学嘛!」
陈山河心里是这么想的,终有一日,我只要把全国人都搞成文化人,识字率达到百分百的话。
也就没有了文化臭老酒和普通人的分别,最主要国家文化人的储备量够大,无论什么动荡都可以撑过去。
只要有文化的人足够多,那些所谓的文化阶层就不会形成世家。
千年不变的世家。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愿望。
可是,陈山河清楚的知道,这个识字率百分百,到了几十年后基本上已经完成。
他只不过是想,让这个过程提前点。
以工业化需求,进行孵化文化需求。
师长走了。
带着陈山河的宏愿。
至于说,现在正打仗呢!
做这样的事情,到底算不算本末倒置?
当然不算。
因为,因为陈山河负责的工厂需要大批量的懂文化的工人。
战士们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