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糕也就是玛仁糖,那就必须是必备!
这玩意儿,说实在的,不只是在现代老贵老贵的,这一些材料去到战争年代更贵。
当然,炒面依旧还是主流。
要不然都想不出来有什么东西可以在身上携带是个把俩月不会馊,不会坏,拿水一冲就能吃的军粮。
不过在味道上,那是尝了又尝,尝了又尝,直到满意了,才决定就用这个味型的炒面。
等到出发那一刻,就几乎已经到了两个月后了。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青龙山上的杜成才,在这山中又击退了敌人的两次大规模进攻。
上次他再次攻入了青龙山镇之后,缴获了大量物质,又再次请百姓到山上,帮助他构筑半永备工事。
说实话,没有钢筋水泥的半永备工事其实也不算半永备工事,但是并不妨碍杜成才又利用百姓们帮他掏空了几个山头。
这次杜成才把侦查人员撒出去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地。
再有足够这个年代独有的脚蹬式充电器补充电能的情况下,连排式单兵携带步兵通话对讲机,已经让他玩出花来了。
携带了这样的通讯器具,而且在通讯距离超长的情况下,一个侦查人员只需要在一个山头远远的用望远镜监控的敌人便可。
有这样的先决条件,杜成才并没有真真正正的待在青龙山,等敌人来攻。
而是利用了敌人的这个心理,特意将五门山炮全部拆卸过去,直接在6公里开外,朝敌人的旅团长所在的位置倾泻的最少上百发炮弹。
将近十几将近二十门九二式步兵炮,也在2公里开外的隐秘地方,布置了炮兵阵地,炮兵阵地的任务是,在山炮的炮声响起之后,他们也必须每门炮冲自己负责的位置倾泄十发炮弹。
打完就跑!
毕竟青龙山才是他们的主阵地,路上设伏,只是有枣没枣,打一棒子再说。
杜成才不知道那个旅团长死了没有,反正从那次伏击以后,要了将近20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