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自己脑子有问题,被别人对他的记忆动了手脚。
镇江府的老中医都不懂治这个,只是开了一副安神的药给他,让他注意休息,放松一点,精神没那么紧张,自然不会再胡思乱想了。
乔三药也吃了,也改善了作息时间,遵照医嘱早睡早起,心中的疑惑却是却越来越强烈了。
乔三想找出真相,想起许仙治好狂犬病之事,也许有点真本事,就决定过来碰碰运气了。
许仙检查了乔三一番,做了一番测试,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乔三是觉醒者,身体素质比较好,也没发现被人篡改记忆的情况。
许仙还是决定先确定乔小蝶是不是乔三的亲生女儿,才可以进行后续的工作,这就需要进行亲子鉴定了。
亲子关系法医学鉴定历史悠久。
经过一千多年的探索,人们意识到不论是宋代人发明的滴骨验亲,还是明朝人发明的滴血法验亲,都是不科学,不可靠、不可信的。
血型理论和技术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开辟了亲子鉴定的新纪元,使亲子鉴定进入了科学可信阶段。
早在三国时代就已经有了滴骨验亲的记载,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在《洗冤集录》中对此法有详尽介绍。
滴骨验亲,按现代法医学理论分析,缺乏科学依据。
骨骼无论保存在露天地,还是埋藏在泥土中,经过较长时间,一般情况下软组织都会经过腐败完全溶解消失,毛发、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白骨化骨骼。
白骨化了的骨骼,表层常腐蚀发酥,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会浸入。
而如果骨骼未干枯,结构完整、表面还存有软组织时,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不会发生浸入的现象。
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意识到了滴骨验亲的不确定性,对其产生了怀疑。
明朝有人应用滴血法验亲,即将受验双方的血混在一起,然后观察混合的血液是否相融来判定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