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汀被处死一事吓得噤若寒蝉,连对杨守亮的称呼都从大帅变为了节度大人。
杨守亮对此很满意,和陈彻交换了一个眼神后,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在问过众人有没有异议之后,很快就对接下的事情做出了部署。
思来想去,杨守亮决定不反。
事已至此,再无对抗朝廷的必要,如周云汀所言,山南一道绝非朝廷敌手,但必须先得到朝廷的保证,然后才能入朝,对他落井下石的李茂贞、韩建人等,朝廷也必须惩罚。
否则到时候没了兵权,某岂不是任人拿捏?至于朝廷的保证,一道轻飘飘的免罪诏书当然没用,要拿出实际的东西才行。
想了一会儿,杨守亮命刘志安起草认罪入朝的进奏章,决定明天就派人发往进奏院,让杨枢转达朝廷,只要朝廷加官进爵免罪,再遣使山南,他杨守亮立刻走人。
杨守亮让刘志安来写进奏章,文才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刘志安与刘崇望有旧,可以充当中间人与朝廷谈条件,比他自己出面要好得多。
心里正乱成一团的时候,旗牌官走了进来,杨守亮沉声道:“让你监刑,何故折反,莫非周云汀那老匹夫求饶了?”
“回大人,周云汀并没有求饶,反而……”
“反而什么?”
旗牌官一身冷汗,咬牙道:“反而嫌绳子在颈窝上磨来磨去,催促刽子手快些动手,因此属下特来大人,是快些动手还是慢些动手!”
咦,大帅不是要杀周云汀吗?
怎么受死的人嫌慢,动手的人却磨蹭,绳子一砍直接吊死得了,还来请示作甚?不少人都奇怪起来,刘志安则露出了明悟的神情,这是杀鸡儆猴!
杨守亮显然没料到这个情况,整个人一下子呆住了。
如刘志安所料,杨守亮此举固然有愤恨周云汀口出狂言的缘故,但更多是想籍此震慑山南企图唱反调的高官,倒没有真想杀了周云汀的意思。
在这个礼崩乐坏流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