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关者,并非独守一关,要看整体。”
将木规指向荥阳,刘崇望继续道:“雄关大河不过是战线上的一处要点,如果把坚守希望完全寄托于雄关大河,则雄关大河必不能守,宋武帝北伐被阻潼关,沉田子自武关入,武关一破,潼关守军则再无坚守之必要,姚秦君臣相对哭泣,杨广南征被阻长江,韩擒虎自采石入,采石一破,江岸陈军闻风丧胆,韩擒虎直捣健康,故臣以为雄关守不能单守雄关。”
这讲的就是防御战的点线面结合了,众人纷纷点头。
将木棍收回指向洛阳,刘崇望继续道:“圣人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在天时地利人和,雄关大河攻守成败,形势不同则成因不同。”
“将士素质如何,军心是否稳定,统兵大将是谁,粮草饮水兵械是否充足,内部是否上下同心,友军是否可信,防备是否严密,对敌战术是否妥当,均能决定一关一战之成败。”
“当年哥舒翰坐镇潼关,我军兵疲师弱,士气低落,上下猜忌,奸臣当权,哥相公选择坚守不出本是正确做法,如果玄皇信任哥相公,或者不偏信杨国忠,则安禄山破关无门。”
“奈何时命不昌,哥相公无奈含泪出击,最后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
“由此可见,即使事事具备,双方实力相当,成败也难料,再比如宪皇讨西川,剑门关易守难攻,若刘辟遣老成大将率勐士悍卒驻守,高崇文即使能破关,也必定付出惨重代价。”
“由此观之,天下没有攻不破的雄关。”
“雄关能否起到作用,还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才,仁义不施则攻守势异,若民心向之,仁德广布,上下一心,平地亦可起雄关,张巡守睢阳,凭的是什么跟尹子奇打了半年?”
“若倒行逆施,毒施人鬼,雄关化坦途,祖龙以为关中之固,子孙可以万世,陈涉氓隶之辈,率疲弊数百之众,斩木为兵,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