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眷可以掌控,让他们到了平城之后迅速将魏国研制丹火的情况传来。”
刘穆之道:“要让敬光暗中派人接应。”
刘裕问道:“双方互设的榷场放在什么地方?”
“初步决定濮阳和顿丘;蓼城和漯沃。”刘穆之禀道。
濮阳在黄河下游南岸,是兖州濮阳郡治所,与魏顿丘郡治所顿丘隔河相望;蓼城属北冀州乐安郡,漯沃在魏乐陵郡境内,亦是隔河相对。
刘裕沉默不语,设在晋国的两处榷场都在杨安玄掌控之中,即便是朝廷派官员前去管理,恐怕也要受到杨安玄的掌控。
自己用粮食换取魏国的战马,杨安玄随时可以掐住自己的脖项,将战马夺去。
刘穆之清楚刘裕的担心,轻声道:“这是盟约上的榷场,粮食换战马通过海船,从毗陵郡暨阳走海路前往魏国阳信城,魏国会派人在那里接应。”
东汉末年船工便造出“艆zhou”和“舟犮”两种大型海船,船长二十余丈,高三丈,可载六七百人,一次能运送物资万石左右,能远洋航行。
及至东吴控制沿江濒海地区,造船业更为发达,造船的工场遍布,除了适合长江等内河的造船厂外,沿海的会稽、永宁、横阳、建安、吴航、温麻等地都有造海船的工场。
东吴政权十分重视造船事务,专门设有“典始都尉”一职管理监督造船事物,西晋灭孙吴时,从各种船厂得战船五千余艘,其中飞云、盖海等海可载三千余人。
永嘉南渡之后,造船业继续得到迅猛发展,孙恩、卢循作乱之时才会拥有上千艘战舰,而八艚舰“起四层、高十余丈”,充分地说明了当时造船业的发达。
刘裕率军平灭卢循之乱,认识到与杨安玄必有一战,多次与麾下谋臣武将商议对付杨安玄的办法。
杨安玄掌握着炼铁之法,这一点通过拉拢应家能够勉强拉平距离;雍州水师表现出灵活快速,诸人认为可以从数目上压一头;然而杨安玄平灭姚秦利用火药建功,让刘裕震惊不已,虽然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