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为敌,不妨暂时借重,等愚平定杨安玄之后自会向魏人讨还公道。」
与虎谋皮,傅亮脑中浮现出念头,心中暗自叹息不知以后史书上将会如何记下这一笔。……
刘裕派去的五十艘海船停靠在魏国阳信县(今山东阳信县)东面的码头(近二千年陆地面积向东拓展了不少),刘裕与嵇拔约定秘密交易要严格保密,整个码头方圆数里都被魏军严密看守起来。
海船送来了三十六万石粟米,还有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一箱箱密封好的木桶,里面装着钢刀和枪尖。
嵇拔亲自来到阳信县验收粟米和兵器,对晋国送来的东西十分满意,估算过商品的价值后,六百匹战马,二千头牛、一万只羊以及大量的皮毛、药材和珍宝被装上回程的船。
整个交易过程持续了七天,运送物资的车队自然免不了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暗卫鲁湛注意到官道上被魏军护卫的车队,便一路远远地跟随着查探情况。
商情司(暗卫)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队伍也从以前的数十人壮大到超过千人,境内和境外的人数各半。姚秦平灭之后,黄富在杨安玄的授意下,把魏当成了侦探的主要目标,在魏境内的暗卫超过了四百人。
这些人分布魏境的各个城池,以商贾、游学、僧道甚至流民的身份四处游逛探听消息,像平城、野王城、中山城、安邑城这样的重镇内多有暗卫驻扎,或乔装成当地百姓,或开设店铺旅舍,在整个魏国境内织成了一张大网,打探着风吹草动。
鲁湛加入暗卫四年,他原本是(南)燕的汉人,杨孜敬成为北青州刺史后投军入伍,后被胡藩看中送他前往襄阳加入了暗卫。平灭姚秦黄富身边带了几
名暗卫,鲁湛便是其中一人,事后因功升为商情司典史(相当于军中校尉),得了二百亩地的赏赐,他选在义阳郡内。
专程回了一趟北海郡的老家,鲁湛与父母商议分家,把妻儿迁到义阳郡。他是家中老三,有姐弟六人,杨孜敬治北青州,税赋重于雍州,一家人日子过得紧